近日,在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通报中,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“忆往昔,共前行”暑期调研实践团(以下简称“实践团”)经过层层选拔荣获全国优秀团队荣誉称号。

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,重温改革足迹,体会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,经过认真研究策划,学校组织实践团前往中国农村改革起点小岗村开展实践活动。三天里,实践团采访了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、关友江两位老人,回忆40年前破除旧体制、勇于改革的历史;参观沈浩纪念馆,深入学习沈浩同志永做人民公仆,一心一意为发展的精神;深入村民家中采访,走访敬老院,亲身体验小岗村生活,从村民的反馈中体会小岗村40年的发展变化;走进弘浩书院与小岗科技园,品尝原生态大米,了解赋能工程,并专项研究了小岗村“平台式共享经济体制”。

实践团还采访了小岗村团委书记,参观特色葡萄园,走访幼儿园等,在调查中了解小岗村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惠民工程,对比40年食不果腹,以小见大感受祖国发展。通过实践团的调研总结,当前小岗村的发展一是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现代农业;二是以“大包干纪念馆”和“沈浩纪念馆”带动旅游业;三是着力办好工业园,带动工业发展。


实践团还重走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的考察之路,下麦田,进农家,提方案,参观4300亩农田示范区,领略小岗牢记党的嘱托,坚定改革雄心的发展成就。在实践中,队员留心细节,认真记录,创作了“改革之路”宣传视频,回收的126份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24段录音,完成3份实践纪实,1份实践报告,为小岗村的全面发展建言献策。
“改革开放40年来,青年人永远是主力军,你们的实践给小岗村提供了发展新思路,希望你们能保持干劲,为祖国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。”小岗村团委书记杨伟这样评价实践团。
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到中国幸福村、旅游示范村,小岗村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农村的发展变化。大工学子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改革开放的理解,也必将秉承改革创新实干的精神投入到祖国的发展建设当中。
据悉,2018年暑假,我校共有492支实践团队,近5000名师生奔赴29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开展社会实践,其中学校专门策划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实践团25支,大工学子在实践中扎根基层,深入改革一线,感受祖国发展变化,强化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,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智慧力量。
责任编辑:胡伟(新闻管理中心)